文章由上海崇明县新闻办官方微信“上海崇明”(shchongming)独家提供
冬日崇明,天是淡淡的蓝,水杉枯叶凋零,鸟雀簌簌飞过,乡间的色彩却仍是缤纷。晒在苇帘上的番芋干是橙黄,萝卜干是雪白,地里的青菜经过霜打,更显翠绿。母鸡在近处啄食,苇花在远处摇曳。若有暖阳,在屋前背风处孵坐一整天都不会无趣。夜幕降临,崇明又是极清冷的,这时候便需要羹汤一碗,拂去一日的寒冷、疲惫和焦躁。
黄芽菜蛋饺线粉汤
崇明人管大白菜叫黄芽菜,管粉丝叫线粉,黄芽菜线粉汤需是用番芋粉丝。霜打大地,青菜、黄芽菜都生出自己的甜味来。那清甜,不会喧宾夺主,只是恰当好处。黄芽菜和线粉的组合,可以对付父母的一餐饭。可若子女在家,母亲就要做几个蛋饺窝在里面。多了肉的提鲜,多了陪伴,这道汤菜足以抵御冬夜漫漫。
萝卜丝豆腐汤
从地里新鲜拔出的萝卜,当得起“脆生生”三个字,单是想着,那份清冽便可生津。豆腐是村里人家现磨的,一碰就碎。萝卜丝和豆腐的爱恋,加上一小把青蒜叶,一清二白,荡气回肠。冬夜,父亲盛出自家种的白米饭,母亲端上萝卜丝豆腐汤,家常味道,胜过珍馐无数。
大骨头芋艿汤
崇明的猪肉和别处不一样,你问哪里不一样,我也说不出所以然,吃过就知道了。大骨头炖汤,最好是在大灶上,干柴煨着,把髓煨出汁儿,煨出厚厚一层油。崇明的芋艿和别处也不一样,是香酥芋,粉、香、糯。大骨头快酥了放芋艿同煨,那香气,海枯石烂。等待也不煎熬,在灶炉里捂一个红薯,两把豆子,童年跃然此间。
咸肉黄豆汤
说起吃食,崇明人不动声色,心里却骄傲得很,你们城里人呀,以为黄豆长出来就是黄的,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吃客?告诉你们吧,末茬的青毛豆晒干了就是黄豆,自家种、自家晒的黄豆,烧酱油黄豆都是香的,何况有了咸肉的鲜咸。黄豆吸收了咸肉的精华,汤里也吸足了豆香、肉香,浓厚香醇,于冬夜最合宜。
尖沙鱼蛋汤
长在江边的孩子最是有福,最新鲜的鱼虾蹦跳着就到了自家碗里。崇明人不稀罕大鱼,小鱼小虾才有滋味。这时节,尖沙鱼丰腴肥美、鲜嫩可口。想着女儿今夜要回来吃饭,纵然骑车下班快要冻僵,父亲还是要去江边弯一弯,带两尾尖沙鱼。仔细清洗,敲上两只家户蛋,鱼汤鲜美,女儿多吃一口饭,父亲的寒意也似乎减去一分。
红枣滚蛋
红
一家的祖母总会照料二三只母鸡,每天去鸡窝里拾出两枚蛋来,觅正宗的家户蛋须得找这样的人家。如今年景好了,家户蛋也不肯卖了,留给儿孙。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儿过生日,早早煨好了红枣滚蛋,鸡蛋的干香融合着红枣的甘甜,是祖母最浓情的疼爱。若是家里有喜事,“红枣滚蛋”更不能少,一场婚礼新夫妇要来来回回吃上三五遍,团圆美满、甜蜜幸福。
酒酿小圆子
过去,做酒和蒸糕是年底的大事。大人淘米忙活,小人儿跟着偷乐,捣米是快乐的,在米粉里划圈圈是快乐的,蒸完糕抢着吃笼屉上残留的碎糕更是快乐。老白酒小孩不能吃,可酒酿是福利。央求着外婆用蒸糕剩下的糯米粉做些小圆子,舀一点酒酿,煮一碗小圆子,撒一撮糖桂花,那种温暖和满足,又岂是语言可以形容的?
水果银耳甜羹
旧时物质匮乏,水果已是奢侈,何况入羹。银耳嫩滑,苹果酥甜,橘子酸浓,枸杞着色。喜酒台上母亲厉色,不好坏了规矩,幸而同桌的大人体谅,总是给小人儿尽可能多盛。这道羹,她的名字叫回忆。
在崇明这片宁静而孤独的土地上,江的味道,风的味道,泥土的味道,也是时间的味道,人情的味道。这些味道,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、乡亲、念旧、勤俭、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,才下舌尖,又上心间,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,哪一种是情怀。
冬夜,羹汤最暖。
亲爱的朋友,如果你有崇明旅游、美食、文化等相关的美图、美文,欢迎投稿哦~
投稿邮箱:cmxwb2010@163.com
欢迎关注崇明县人民政府新闻工作办公室微信平台“上海崇明”(shchongming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欢迎关注“ Bestfood 美食中国”公共微信号( BFIC888)和同名新浪微博
“Bestfood美食中国”是国内首家中英文美食网站,致力于创建链接食客、餐厅和数字媒体的内容网络和生态系统,为热爱美食人士带来非凡的体验和乐趣。目前我们已经采访了1000多家餐厅,美食评论与72万多美食订阅用户分享。欢迎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的特色餐厅和酒店邀请我们的美食作者到贵店试菜采访,也欢迎您向我们推荐您心仪的餐厅,推荐时请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。敬请垂询:bestfoodinchina@163.com,或微信:simonxinpan。